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近年来,海螺集团坚持以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新发展理念为指导,破解发展难题,增强发展动力,厚植发展优势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集团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坚持走“产业绿色化、工厂智能化、管理信息化、经营国际化”发展道路,坚持效益与创新并重、智能与环保并行,追求效率更高、供给更有效、结构更高端、更绿色可持续、更有序和谐的增长。
海螺集团首个装配式建筑项目——全椒海螺建筑科技公司
突出创新驱动?集聚转型升级新动能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早在海螺集团孕育组建之前,创新就通过生产线革新、QC攻关、“五项制度”改革等一系列动作,植入海螺文化的基因序列。从2002年海螺集团率先建成国内第一条日产5000吨国产化示范线,通过水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,到邀请知名咨询公司开展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咨询,再到实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、新兴产业规模化转接、高新技术产业化转化“三转”发展,构建有海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创新驱动战略成为该企业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。
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
创新是发展速度、质量、效能及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。为增强创新意识、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,集团开展全员创新行动,推动建立科技创新、管理创新、员工创新一体化创新融合管理体系。强化创新能力建设,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,定期调度推进科技创新重点课题,推行科研项目“揭榜挂帅”,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,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,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,集聚转型升级新动能。
海螺集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水泥制造深度融合发展,2018年在全椒海螺公司建成国内首个全流程智能水泥工厂,率先研发露天矿山矿车无人驾驶技术,逐步构建水泥智能工厂集群,形成了水泥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,以及水泥生产大数据知识库,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管理效能深度变革。2022年 10月,海螺集团入选工信部命名的全国首批“数字领航”企业名单,11月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。
海螺集团建设的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
加强统筹协调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
协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海螺集团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,加快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,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统筹主业升级与新产业培育。
注重产业内部上下游的协同。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水泥主业,延伸上下游产业链,发展骨料、商品混凝土、装配式建筑等,进军新能源、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领域,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注重传统产业与新兴领域间的协同。2017年,集团组建了海螺投资公司,搭建了产业投资、孵化的新平台,重点拓展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领域项目,培育出海螺材料科技、制剂工程、洁能科技及生物质能等产业板块。海螺新材公司拓展了SCR脱硝催化剂、铝材、生态家居等产业。
宁波海螺新材料公司投产 开创海螺跨界转型发展、自主新建精细化工基地的先河
注重产业、资本之间的协同发展。2018年,经安徽省委、省政府批准,在省国资委的主导下,海螺集团并购重组安徽国贸集团,经营范围一举拓展到进出口贸易及类金融等领域。2022年6月,设立海螺资本公司,聚力集团产业转型发展方向,开展基金投资,加大新产业“孵化”培育,促进产融结合协同发展。
注重管理数智化与工业数智化之间的协同。大力开发应用工作流,充分发挥协同办公平台作用 ;邀请华为团队提供规划咨询服务,正推进集团各专业管理全面数智化转型。
注重发展与安全的协同。始终将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作为政治任务,健全风险防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加强内控体系与合规管理体系建设。
芜湖市首座6MW36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(一期)
加快绿色转型?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底色
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。海螺集团始终秉承“与自然和谐相融、与社会协调发展”的理念,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,将现代水泥工业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,着力打造高效、绿色、环保的生态产业链,首创利用水泥窑烟气余热发电、首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统,大力开发和应用无害化处理工业固废、危废等协同处置环保新技术,已在2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推广了167套垃圾和固废危废处理环保项目,年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达2260多万吨,工业固废危废设计规模1420多万吨,使水泥工厂成为城市环境的“净化器”。
致力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,海螺集团研究应用高效粉磨、烧成技术以及低氮燃烧、高中低温SCR脱硝、超低排放、高效收尘等环保新技术,实施能效提升、节水治污、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,建设排放更低、消耗更少、产出更高的绿色低碳工厂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,集团44座矿山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,20家公司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,芜湖海螺被评为国家水泥行业唯一环境执法实训基地,推动水泥产业从“灰色制造”向“绿色智造”蝶变。
海螺集团在老挝建成的首条水泥熟料生产线——琅勃拉邦海螺项目一期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
坚持开放合作?拓展“一带一路”新空间
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我国水泥行业寻找新经济增长点、拓展新发展空间提供了契机。海螺集团在国内推动转型发展的同时,充分发挥业内领先的水泥生产、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,结合海外国家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,将先进技术装备和绿色生产经营理念输出到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,努力构建自主的全球价值链。
2010年以来,集团先后在印度尼西亚、老挝等1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170亿元,设立了43家海外企业,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、基础设施改善,带动了我国大型装备出口、设备成套、工程总包等相关业务在海外的拓展;推出“水泥制造+城市净化”系统性解决方案,助推我国水泥工业资源全球化配置和水泥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海螺集团海川装备公司为印尼雅加达地铁项目制造的首台盾构机
海螺集团海外投资的水泥、型材生产线全部采用我国最先进的工艺和装备设施,为投资所在国输入先进的装备制造、工艺技术、管理理念,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,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及本地化人才的培养。与此同时,将海螺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,共建孔子学院,援助学校,救灾纾困,出资建设或维护周边道路、设施等,帮助当地改善民生,彰显了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。
强化责任担当?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
共享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。海螺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模范履行政治责任、经济责任、社会责任,加快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,提高资本效率、劳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。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,海螺集团坚持发展依靠员工、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,持续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。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选拔和薪酬激励机制,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,启动全员创新,实施“海英”“海星”人才培养工程和“海螺工匠”等评选表彰。全面推进后勤和班组标准化建设,围绕职工群众“急难愁盼”办好实事,大幅改善和提高员工生产生活条件,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,在共享发展中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。
西藏八宿海螺水泥公司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
海螺集团积极践行国企使命担当,派驻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安徽利辛县江老家村、绩溪县中村和无为市平定村,结对帮扶利辛县王人镇,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援,支持光伏扶贫项目、农村道路、敬老院和学校等民生工程建设。推动开展帮扶项目10余个,已投入资金700余万元,提升帮扶村镇“双基”建设水平,助力乡村振兴。以产业投资响应援疆援藏号召,相继在新疆乌鲁木齐市、和田皮山县建设新型节能建材生产基地,在西藏八宿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,通过实业投资促进边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,支持社会公益,在共享发展中凝聚起企业跨越突破的强大合力。
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。2023年3月,海螺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“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”名单后,启动部署了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。今后,海螺集团将加快构筑“一基五业”高质量发展模式,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现代化生产方式,健全现代化治理模式,推进全球化品牌建设,加快创建“产品卓越、品牌卓著、创新领先、治理现代”的世界一流企业。